特許備案號 | 1530300211900003 | 所屬公司 | 云南文火飲食文化有限公司 |
備案公告時間 | 2019-05-27 | 最近一次更新時間 | 2019-05-27 |
備案機關 | 云南商務廳 | 備案住所 |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區銀屯路靖江商城9棟 |
法人代表 | 陳艷娟 | 成立日期 | 2014-04-30 |
公司網站 | |||
● 特許人聯系方式 | |||
電話 | 傳真 | 電子郵箱 | |
0874-6038860 | 281613916@qq.com | ||
● 直營門店分布 | |||
門店分布區域 | 昆明市(1);曲靖市(2) |
● 經營資源信息 | ||||||
特許品牌 | 權利類型 | 權利性質 | 權利號 | 注冊類別 | 權利日期 | 權利期限 |
古滇文火-曲靖小粑粑 | 注冊商標 | 所有權 | 15751317 | 第43類 | 2016-01-14 | 2026-01-13 |
特許品牌 | 注冊商標 | 所有權 | 15751317 | 第43類 | 2016-01-14 | 2026-01-13 |
出靖小粑粑是曲靖的一道傳統名點,在曲靖,它是人們婚嫁必送的聘禮。關于定親送站小粑這個傳統禮俗,還有一個有的傳說。
相傳三國時期,諸葛亮率兵南征,當時南方白然及交通環境極其惡劣(現曲靖沾益九龍山還存有諾葛亮親手劍刻的“毒水”字),后方軍糧不能即時隨軍,面食口味單一,氣候潮濕容易霉變,無法解決將士吃飯問題,嚴重影響將士斗志,諾葛亮責成膳生(廚師)進行改良。
廚師經過苦思冥想,多次試制,將熬制稀飯用的豆料加油加糖炒制,用面料包好后用火烤制做成面餅,這樣既有味道又能長時間保存,還保證了基本的營養,運送攜帶方便,很受將士歡迎,后逐步傳向民間,據傳這就是小粑粑的雛形。
后來茶馬古道及南方絲綢之路的商人們,將小粑粑作為干食帶在路上,其中有一個小伙,在沿途村暴借住時,看上了客家的姑娘,將小粑粑和糖、茶留給了對方,姑娘也看上了小伙,并暗定了終身。小伙返回時,帶上鹽和禮物,正式向姑娘的父母提親,將姑娘帶回家鄉,收獲了愛情。其他伙伴也效仿小伙,將小粑粑源源不斷的帶出去,也將外面的姑娘陸陸續續帶回來,就這樣,小粑粑使逐步演變成了定情信物。再到后來,就成了定親必送的聘禮。
而隨著歲月遷,曲靖小粑粑的用途也變得越來越)“泛,漸漸的,在民間傳統節口、走親訪友、孝敬長非、祝壽等重要活動中,成為了人們饋贈親友的最佳選擇。經過歲月的洗禮,對于曲請人米說,它不儀儀只是一種食品,更是一道留存在曲靖人心中的文化符號,并已成為珠江源頭一張具有傳統歷史文化的美食名片。
然上世紀90年代,隨著現代婚姻習俗的改變和西式糕餅的沖擊,小粑粑逐步淡出了市場,承載著百年歷史記憶的曲靖小粑粑瘦在市場中徹底消失了。
曲結市文火飲食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艷娟是七「年代出生的人,小粑粑肥一直是她最難忘的童年成長記憶,她也是最后一批用“小粑粑”定親的人,在小粑粑淡出市場的30余年間,讓這款賦行歷史深深烙印的傳統食品重回市場,一直計她魂牽夢縈,她一直在努小經過三年多的打探和導找,陳艷娟終J行緣找到已退休多年的原副食品)長何家公,何家云是民國年間“尹香齋”尹紹敏師傅的關門弟了,也是有記截的正宗出靖“小粑粑”的第三代傳人。
在何家云老先牛及陳艷娟總經理的共同努力下,今天,闊別已久的出靖小粑粑”重新又回到了大眾的視野,并以上佳的口感、懷舊的味道、鮮明的包裝,贏得了眾多消費者的親睞,現已成為人們炙手可熱的伴手禮!除了在曲靖木地銷售外,還遠銷四川、貴州、浙江、廣東、北京、越南、泰國、新加坡、韓國等地。
- 云南文火飲食文化有限公司:
-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530302098399258R
- 組織機構代碼:09839925-8
- 注冊號:530300100040430
- 經營狀態:存續(在營、開業、在冊)
- 所屬行業:餐飲業
- 成立日期:2014-04-30
-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 營業期限:2014-04-30 至 2044-04-30
- 核準日期:2017-03-10
- 注冊資本:1100萬元人民幣
- 登記機關:麒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