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許備案號 | 0350100712100125 | 所屬公司 | 福建孝文家茶業有限公司 |
備案公告時間 | 2021-10-13 | 最近一次更新時間 | 2021-10-13 |
備案機關 | 福建省商務廳 | 備案住所 | 福建省福州市臺江區鰲峰路184-186號桂園怡景二期3號樓15層03單元 |
法人代表 | 吳麗瑛 | 成立日期 | 2011-06-14 |
公司網站 | |||
● 特許人聯系方式 | |||
電話 | 傳真 | 電子郵箱 | |
0591-87616118 | 0591-87616118 | 1509104999@qq.com | |
● 直營門店分布 | |||
門店分布區域 | 福州市(1) |
● 經營資源信息 | ||||||
特許品牌 | 權利類型 | 權利性質 | 權利號 | 注冊類別 | 權利日期 | 權利期限 |
孝文家茶 | 注冊商標 | 所有權 | 15942438 | 30 | 2018-09-20 | 2026-02-13 |
孝文家茶,是福建孝文家茶業有限公司下的高端茶品牌。古有言“百善孝為先”, “孝文”二字代表著中國傳統的“孝”文化;而“家茶”二字代表著中國傳統的“家”文化,從前,做茶工藝以“家族”為單位,代代傳承。孝文家茶致力于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和制茶精神,做有品格的茶。
孝文家茶源于武夷巖茶“制茶排名靠前世家”——陳氏一族。家族制茶三百余年,近現代以來的陳書省、陳禮貌、陳謹造、陳墩水、陳孝文,代代翹楚,傳承至今,無出其右。清末至民國時期的牛欄坑,那時多屬于閩南籍與潮汕籍的茶商老板,由那個年代的包頭負責茶園管理與茶葉生產,其中有個叫陳禮貌的包頭(孝文家茶**茶師陳孝文的曾祖父)是那時具名望的一個包頭兼頭青師傅。
解放后,茶山收為國有,一直到1969年前,牛欄坑的茶葉是由天心村的桂林小隊分設霞濱巖和野豬獸兩個茶廠來集體生產,陳禮貌的兒子陳謹造和陳氏族人陳禮樂是這兩個茶廠的頭青師傅,負責生產,70年代以后,兩個茶廠合并。1981年開始,隨著改革開放,天心村的茶山開始分產到戶,分得牛欄坑山場的農戶大約有7戶,其中以陳禮貌的后人陳謹造居多。
1985年,天心村成立了村辦集體茶廠,陳謹造的兒子陳墩水(孝文家茶**茶師陳孝文的父親)出任首任廠長,次年他又創辦了天心村排名靠前個的民辦茶廠。80年代初期,茶葉還是由統購統銷,所以大部分茶農并不在乎山場區別,很多農戶分得牛欄坑山場卻不懂其珍貴,嫌棄其地勢崎嶇、產量小、茶園不易管理、實現目標低,甚至使其處于半荒蕪的狀態。
80年代之后的近30年期間,陳墩水作為村干部、制茶世家帶頭人,敢為人先,積極開辟恢復牛欄坑茶園以及三坑兩澗各處茶園。發展到今天,雖然約有二十戶茶農擁有牛欄坑茶地,但僅陳氏家族就擁有其中70%左右的茶地資源,這與陳墩水的努力付出與其家族傳承是分不開的。
陳氏自清代以來一直是武夷山知名的制茶世家,從陳書省、陳禮貌、陳謹造、陳墩水、陳孝文以來,祖祖輩輩以茶為生、以茶為榮,他們對牛欄坑倍感珍惜,深深地愛著這片茶之地。如今,牛欄坑種植茶樹面積近70余畝,一年的精制成品茶產量不過3000余斤,可算得上是一個的茶地。2006年,武夷巖茶(大紅袍)制作技藝入選“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時年僅24歲的陳孝文榮獲“首批傳承人”稱號。由此成就了制茶世家新一代的佳話。
- 福建孝文家茶業有限公司:
-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501035770140017
- 組織機構代碼:57701400-1
- 注冊號:350102100101389
- 經營狀態:存續(在營、開業、在冊)
- 所屬行業:批發業
- 成立日期:2011-06-14
-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 營業期限:2011-06-14 至 2031-06-13
- 核準日期:2021-04-01
- 注冊資本:1000萬元人民幣
- 登記機關:福州市臺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